青苔又称青泥苔,是水产养殖池塘中丝状藻类的总称,包括水绵、双星藻、转板藻等。青苔多在水温5o时 开始繁殖生长,早期如毛发般附着在池底,颜色浅绿逐渐变为深绿。若天气晴好,光照强,透明度高,水温在 10℃~15℃时,青苔就会大量繁殖。青苔衰老或死亡时呈棉絮状飘浮于水面,颜色呈黄绿色或黄色,手感滑腻,不易捞除,易败坏水质,往往在捞除之后其生长更为凶猛。对青苔的生死有较为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在虾蟹养殖过程中更好的利用青苔和更有效的防控青苔把虾蟹养好。
在10多年塘头服务的过程中,经过对河蟹、小龙虾池塘里有适量青苔和没青苔养殖案例的跟踪对比,发现养殖中后期池塘有部分青苔不是什么坏事,更不用大惊小怪,谈苔色变。实际上,适量的青苔对小龙虾与河蟹健康养殖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养殖规格大、产量高、品质好、饵料系数及发病率低等。
02
青苔滋长的主要原因
冬季池塘存有积水没有排干,未进行清池和消毒,青苔的孢子大量存在于池底,一旦水温适宜就开始萌发;放苗时没有提前施基肥,螺蛳放养过多,致使水质过清,阳光直射池底,池底的青苔孢子就会很快地萌发生长;水源里有青苔,进水时不 小心将青苔带入池中导致青苔疯狂生长;种植水草时夹杂的青苔带入水体,导致青苔疯狂生长。
03
青苔的作用
增加溶氧,净化水质;提供虾蟹脱壳和栖息场所;能吸附和降解水体的有毒有害物质;给虾蟹提供含大量的纤维素的饵料,增强肠道的代谢功能;高温期可保护水草、控制蓝藻爆发和降低水温。
04
青苔的危害
前期过多时严重影响水草和虾蟹苗的生长;青苔前期过多时水瘦难肥;青苔过多时pH值容易过高;过多时也会影响饵料的投喂和虾蟹的摄食。
05
杀青苔的危害
目前,杀青苔的毒药横行市场,祸害行业 ,坑农害农的事件时有发生——草死、水坏、虾死、蟹亡。更有甚者,池底土壤中毒,导致草中毒死后,再次种草,草也不长。其残留难解,潜伏期长,甚至于影响来年的生产。
再则,青苔药物杀死青苔后,青苔死亡的尸体在塘底腐烂发臭,既耗氧,又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再加上杀青苔药的残毒,池塘环境是毒上加毒 ,毒素四溢,池塘因此而变 成“毒塘” ! 养殖环境在劫难逃,而对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水产动物们,更是劫难深重! 虾蟹蜕壳难,硬壳也难,蜕壳不遂死亡,肝胰脏肠胃中毒坏死,从而失去免疫抗病力,小龙虾与河蟹进入高温季节发病死亡率居高不下,比如,近年流行的河蟹“水瘪子”病与小龙虾的红体白斑病等都与“杀青苔 毒药”难脱干系。
总之,在小龙虾与河蟹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对青苔的作用与危害有比较清醒的认识,防控青苔危害一定要采取养护与改良措施,空塘、晒塘、 翻耕池底土壤,优化消毒用药(生石灰、漂白粉)与方法,做到清塘,消除隐患。千万不可动辄萌发 “谋杀”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