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魁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前
电 话:0538-8505866
传 真:0538-8505966
财富热线:18660886576
当前,我省夏玉米已进入灌浆期,田间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防早衰、增粒重、提产量,主要手段是稳肥水、防减灾、保收获。为指导各地科学开展玉米后期田间管理,促进全省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特制定本技术意见。
一、分类肥水管理
灌浆期是粒重形成的关键时期,充足的养分供应对提高产量至关重要。此时应酌情追施粒肥,普通地块可冲施或借墒亩追施尿素8~10公斤,有水肥一体化设施的可分次施用,脱肥明显地块和前期受灾地块适当加大施肥量,满足灌浆期的养分需求。水肥不可过量和过晚施用,防止玉米贪青晚熟。未出现脱肥现象的地块可不用追肥。积极推行“一喷多促”,利用无人机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等混合液,延缓叶片衰老,增加粒重。
二、抓好防病治虫
严密监测玉米南方锈病发生态势,及时进行防控;重点抓好玉米螟、棉铃虫等玉米穗虫防控,结合“一喷多促”,通过混合喷施杀菌剂、杀虫剂和植调剂(诱抗剂)等,做好病虫害统防统治。防治玉米南方锈病,可喷施吡唑醚菌酯、唑醚·氟环唑、丙环·嘧菌酯等药剂;防治玉米穗虫,可喷施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盐等药剂;针对个别红白蜘蛛发生较重地块,可选用阿维菌素+哒螨灵或联苯肼酯+乙螨唑等药剂喷雾防治。
三、科学防灾减灾
据气象部门预测,9月总体热量及水分充足,利于玉米后期产量形成,其中全省平均气温21.5~22.5℃,较常年(21.4℃)略偏高;全省平均降水量70.0~80.0毫米,较常年偏多2~3成。各地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土壤墒情低于相对含水量60%时,应立即小水灌溉。同时也要重视防范强降雨可能造成的田间玉米淹水和渍涝,要注意沟渠畅通,确保出现强降雨后,田间积水排得出、排得快。
四、适期减损收获
因地制宜推行玉米适期晚收技术,延长玉米灌浆时间,提高籽粒成熟度、提高粒重、增加产量。玉米籽粒底部出现黑层即为生理成熟,建议一般地块在10月10日前后收获,高产地块在10月15日前后收获。有条件的地块,可在籽粒含水量降至26%以下时进行机械籽粒直收。同时,应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理念,采用高性能收获机械,指导农机手规范作业,降低收获、运输、仓储等环节产量损失。如玉米收获期有持续降雨,应在降水前抢收抢晾抢烘,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实现丰收到仓。
来源:山东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