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魁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前
电 话:0538-8505866
传 真:0538-8505966
财富热线:18660886576
俗话说:“夏难养,秋难壮”。秋季,天高气爽温度适宜,本是养猪的“黄金季节”。但对于母猪养殖而言,秋季既是休养生息、恢复体况的最佳时期,也是疾病潜伏、管理挑战并存的关键阶段。养好秋季母猪,直接关系到年底乃至明年春天的繁殖效率和猪场效益。为确保母猪健康、高产,养殖户务必注意以下几个核心要点。
一、
秋季天气转凉,母猪维持自身体温所需的能量增加,食欲也会逐渐恢复。此时,营养调控的核心目标是 “恢复膘情,为繁殖蓄力”。
调整日粮配方:适当提高饲料中的能量水平(如玉米占比)和蛋白质含量,补充优质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经过夏季热应激、体况偏瘦的母猪,要实行“短期优饲”,帮助其尽快恢复理想体况(背膘厚度)。
保证饲喂量:根据母猪的不同阶段(空怀、妊娠前期、妊娠后期、哺乳期)精确投喂。切忌随意喂食,防止过肥或过瘦。过肥会影响排卵和受孕率;过瘦则可能导致不发情、产仔无力、奶水不足。
重视饮水:秋季虽凉,但清洁充足的饮水依旧至关重要。要定期检查水压和水量,保证母猪随时能喝到干净的水,这对维持新陈代谢和哺乳期奶水分泌非常关键。
二、
秋季最大的特点是 “昼夜温差大,天气多变”。巨大的温差是母猪最大的应激源之一,极易引发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防风保温暖:及时检修猪舍,堵塞漏风、漏雨的缝隙。特别是夜间和凌晨,要注意关闭门窗或放下卷帘,防止“贼风”直接吹袭猪体。可为母猪睡卧区添加干燥、柔软的垫草,既保暖又防潮。
保持适宜湿度:秋季雨水减少,但密闭的猪舍容易产生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要处理好 “保温”与“通风” 的矛盾。选择在一天中气温较高的中午时段进行通风换气,及时清除粪尿,保持圈舍干燥,降低湿度,抑制病原菌滋生。
三、
秋季是母猪配种的旺季,良好的繁殖管理是实现高产的基础。
抓好发情鉴定:秋季母猪发情症状通常比较明显,但仍需勤观察。每天至少两次用试情公猪进行查情,结合压背反射、外阴变化等,准确鉴定发情,确保在最佳时机(静立反射后8-12小时)进行配种或输精。
减少配种应激:配种过程要安静、温和,避免粗暴驱赶。配种后一个月内是胚胎着床的关键期,要尽量减少换圈、免疫、惊吓等任何形式的应激,防止胚胎吸收或流产。
保胎管理:对于已妊娠的母猪,要饲喂优质的妊娠料,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冬季来临前的秋季防疫,要选择对胎儿安全的疫苗,并避开妊娠关键期进行免疫。
四、
秋季是口蹄疫、猪瘟、猪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胃肠炎、猪肺炎等疾病的高发期,同时也是驱虫的黄金季节。
科学免疫接种: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做好秋季集中免疫工作。重点做好口蹄疫、猪瘟、伪狂犬、腹泻苗等疫苗的接种,确保抗体水平达标。
定期驱虫:秋季应对全场母猪进行一次彻底的驱虫(包括体内蛔虫、体外疥螨等)。选择广谱、高效的驱虫药,先小群试验,再大群投药,用药后彻底清扫圈舍,焚烧或深埋粪便,以杀灭虫卵。
强化生物安全:坚持“全进全出”制度,对进出猪场的人员、车辆、物品进行严格消毒。严禁饲喂泔水,防止非洲猪瘟等重大疫情传入。
五、
秋季新玉米上市,但新玉米水分含量高,极易发生霉变。
严把饲料原料关:切勿立即大量使用新玉米,应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和陈化,使其水分含量降低至14%以下。储存饲料的仓库要通风、防潮。
添加脱霉剂:在雨季和秋季,建议在饲料中全程添加优质的脱霉剂,以吸附和降解霉菌毒素,保护母猪的肝脏和繁殖系统,避免因霉菌毒素引起的假发情、流产、死胎等问题。
添加胆汁酸:胆汁酸排毒保肝,作为排泄液可以快速排出母猪体内蓄积的毒素,提高母猪健康度;作为消化液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为母猪高产打下基础。
总结而言,秋季母猪养殖是一场“细节决定成败”的攻坚战。养殖户需要像照顾孕妇一样,精心做好 “营养、环境、繁殖、防疫、原料” 这五大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为母猪创造一个稳定、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才能确保其高效繁殖,为猪场的持续盈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来源网络 版权归属原作者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