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山东魁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前

电  话:0538-8505866 

传  真:0538-8505966

财富热线:18660886576 


一文读懂;甲鱼的生活习性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行业资讯

一文读懂;甲鱼的生活习性

发布日期:2025/9/5 15:22:01 作者:魁丰生物有限公司 点击:165

甲鱼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又名:鳖、水鱼、王八,共有20多种。中国现存主要有中华鳖、山瑞鳖、斑鳖、鼋,其中以中华鳖最为常见。甲鱼主要生活在湖泊、池塘、水库、三角湾和流动缓慢的河里。甲鱼是变温动物,为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甲鱼有着两栖动物的典型特征。

 

 

一、甲鱼的生活习性

 

甲鱼的生活习性可归纳为三喜三怕,即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喜洁怕脏。

1、喜静怕惊:甲鱼对周围环境的声响反应灵敏,只要周围稍有动静,甲鱼即可迅速潜入水底淤泥中,所以养鳖场或养鳖池的周围环境一定要保持安静。甲鱼如果经常受到惊吓,对其生长繁殖都是很不利的。

 

2、喜阳怕风:因为是冷血动物,所以会爬到岸边晒太阳,一方面是为了回升自己的体温,甲鱼会选择背风的向阳面晒太阳,如沙丘、浅滩、礁石、倒树等。所以在养鳖池的周围或中心要有足够面积的陆地沙滩以便它进行陆上活动。

 

3、喜净怕脏:甲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有污染的水体,很难有甲鱼能够存活,所以死水面甲鱼一般很少能发现甲鱼的身影;像水质清澈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溪流等地,野生甲鱼资源丰富,并且甲鱼不善于在流水中游动,水流湍急的区域,甲鱼的分布也是相对较少的。

 

 

二、甲鱼对温度比较敏感:

 

在每年的6-9月份,甲鱼的活动较为活跃,觅食的欲望强烈,捕食凶猛,往往会主动捕食,并且也会吃草根、谷物等饵食;春季水温上升到15℃左右时,从冬眠中逐渐苏醒并开始摄食。20℃以上时,雌雄鳖进行交配产卵。25℃30℃是鳖摄食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也是人工养殖的最好季节。超过33℃时,寻洞避暑。低于或高于该温度区间,甲鱼的食欲降低,会躲藏在水底等待适宜的温度进行觅食。生长期间主要以肺呼吸,当水温低于15℃时,甲鱼就潜入池底淤泥开始冬眠,靠喉咙部的鳃状组织等辅助呼吸器官进行呼吸。在我国的杭嘉湖地区每年11月中旬到次年的4月中旬前后是甲鱼的冬眠期。

 

 

 

三、甲鱼的食性

 

甲鱼是杂食性动物,以肉食为主,幼鳖以水生昆虫、水蚯蚓、蝌蚪、小虾等为食,成鳖摄食田螺类、蛤蜊等软体动物和鱼虾,也吃动物尸体、野食蔬菜水果、杂粮等植物性饲料。

 

 

四、甲鱼的繁殖特性

 

甲鱼在自然条件下4—5龄达到性成熟,水温达到20℃以上时发情交配。5—8月为产卵期,6—7月为高峰期,产卵时间一般在下半夜0—6点。产卵方式为掘洞产卵,产后用沙土埋上,并在附近水中守护以防天敌。

 

 

 

五、人工甲鱼养殖水质管理要点

 

1.定期改底培藻补菌:提到这个观点,很多人可能会很奇怪,甲鱼又不是鱼,又不靠鳃呼吸,怎么还需要改底培藻补菌?的确,甲鱼是靠肺呼吸,只能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水里面的溶氧高低对甲鱼没有任何影响。但殊不知,水体里面溶氧的高低、益生菌的多少直接关系甲鱼的病害。充足的溶氧可以让甲鱼减少体力的消耗,维持良好的体质。我们都知道,发病的前兆,必须要有足够的病原菌,而病原菌是需要有适宜的生长繁殖条件的。

 

一般情况下,池塘底质越差、病原菌的繁殖速度越快。为了控制病原菌,我们会采取简单的消杀方式,但一味的消杀,只会加速有益菌的死亡,一旦水质变差,有害菌就会大量繁殖,导致甲鱼发病。因此,减少甲鱼发病最的的办法就是严格控制有害菌的生长环境。那么,改底培藻补菌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2、定期补碳:在养殖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促进氮的转化,需要我们定期向池塘中补充碳源。补有机碳(活力碳源)可以促进菌类繁殖,补无机碳(生石灰或小苏打)可以促进藻类繁殖。补碳让水体中生物量达标,活性也好,这样水体稳定性也会得到提高。

 

3、定期保肝护肠:众所周知,肝脏是甲鱼最大的腺体,也是最主要的代谢器官,除了分泌胆汁,帮助营养物质的吸收,还担任着解毒、免疫防御的重要作用。肝脏一旦受损或发生病变,会造成甲鱼机体新陈代谢紊乱、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同时还会降低甲鱼的抗应激能力,极易爆发继发性的细菌、病毒感染性疾病。可以定期在饲料中添加肝肠护卫,修复受损肝细胞。提升机体免疫力。

 

 

  本文来源网络 版权归属原作者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8 山东魁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诺盾网络       管理入口     鲁ICP备18043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