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山东魁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前

电  话:0538-8505866 

传  真:0538-8505966

财富热线:18660886576 


水产养殖水深多少收益更高?警惕水温分层!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行业资讯

水产养殖水深多少收益更高?警惕水温分层!

发布日期:2025/9/1 10:47:03 作者:魁丰生物有限公司 点击:192

首先说下水深多少为宜:

 

水深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水体容量,若溶氧有保障、水温分层能有效避免,是可以提高产量的。

 

从透明度的角度来讲,若无增氧或搅水机械,1.52米以下基本就达到了溶氧的补偿深度。

 

即在此深度以下光合作用基本没有,整个水体处于低氧状态。

 

池水超过3米时,一般情况下因光照不足或无光,产氧功能不足或缺失,底层多为溶氧不足,鱼一般不会在底层活动。

 

当水深达4米及以上时,基本上水体浪费很大,表层和底层水温相差也巨大,底层缺氧甚至寡氧(无氧)

 

底层少有鱼类活动(冷水鱼除外),似冰火两重天,故而,过度深水塘的鱼产量不一定比适度水深(2-3)塘的鱼产量高。

 

因此,养鱼水的深度以2-3米为最佳。水深2-2.5米时,因水深1米处和2米处溶氧相差一半,须增氧机搅水才能混合达到均氧状态以宜鱼类生长。

 

水深1米,原则上须微流水养殖,否则,产量不会很高。

 

 

警惕水温分层现象:

 

高温季节水温分层犹为明显,上下层水温温差极大,因光照强弱明显,底层水体因光合作用不强,底层溶氧量微乎其微。

 

同时,水体中的溶氧水平在昼夜间变化也较大,晚上受暖湿气流的影响,表层水降温幅度减弱。

 

夜间水体上层水温随着气温的下降而逐渐下降,但密度同时也增大,从而产生密度流即上下层水体对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拉大养殖水体上下层水温的差异,一旦达到了临界点就会产生水温分层,中下层水体溶氧慢慢补充。

 

而上层溶氧则逐渐下降,一般到凌晨时会降到最低水平,当然,因夜间基本上没有补氧来源,底层水体溶氧则更加欠缺,因而最易形成缺氧状况。

 

当高温季节的晴天延续时,有时就会拉大养殖水体上下层水温的差异,一旦达到了临界点就会产生水温分层。

 

如果水温分层在1米,那么原来按2米水深算的用药量实际只使用的水深不到2米,用药量加大了,死鱼的风险当然就产生了。

 

还有一个现象,即也正由于这个原因,在有的地方出现了用药后只死水上层或上中层的花白鲢鱼,而底层鱼不死的现象。

 

低温时节,因水体上下层温差不大,也不易产生水温分层,加上鱼的新陈代谢降缓,水体缺氧状况当然就很少发生。

 

因此,养鱼户应该掌握水温分层的规律,从而确保渔业生产顺利进行。

 

 

 

     本文来源网络 版权归属原作者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8 山东魁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诺盾网络       管理入口     鲁ICP备18043340号-1